温州金改即将满三周年,对于温州金改的效果,有着不同的说法。接下来,温州金改打算怎么做?全国人大代表、市长陈金彪透露——
温州金改12项目标,11项有了突破
陈金彪说,温州金改成功还是失败,衡量标准是预定的金改任务是否完成,有些不是金改的预定目标,本身不是温州事权范围,很难做到。
陈金彪给出了一个数据:国务院为温州金改设定的12项目标,除了个人境外直投还需要国家层面批准以外,其他11项目标都已经陆续有了突破,“可以说,温州金改预定的目标已经完成。但要根本解决‘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问题,还是任重道远。”
政府报告释放众多金改信号,温州将积极争取
温州金改三年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陈金彪说,一是温州金改重点要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受益,解决“两多两难”问题;二是要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向国内其他实施单项性金融改革的地方学习,“拿来主义为我所用”;三是温州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改革目标任务。
陈金彪透露,温州方面已经对新一轮的三年金改有了初步的方案,这个方案还要报省、国家批准才能实施。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释放的“信号”,对温州金改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陈金彪说:“总理的报告,提到的很多金融改革举措,使我们喜出望外,我们想做的,报告已经提出来,今后我们将积极争取,使报告提出的一些试点在温州实践。”
地方金融板块发展成熟,对地方的金融市场有帮助
陈金彪曾表示,希望国家把小额贷款公司划归地方管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他解释,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温字头”的地方金融板块。
地方金融板块,是相对国家金融板块而言。陈金彪说,总结温州金融风波的经验,发现地方金融板块有一定规模的地方,企业、地方金融的风险防范能力相对比较强,比如台州。而小贷公司、区域资本市场、涉及三农的农村资金互助会、温州民商银行、温州银行等,这些将构成“温字头”的金融板块。
“地方金融板块发展成熟,对地方的金融市场有帮助,因为它们了解地方的中小企业,更接地气,对风险的反应更敏锐,对风险的处置措施更加多样化,对抗风险也更多样化。”陈金彪这样说。(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