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服务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

2024-01-18 09:31



                             ——上海证券浙江分公司

摘要:宋体、四号、“摘要”二字加粗,单倍行距

一、背景及意义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以来,乡村振兴便成为各地的一大工作重点。

随后,浙江省委农办印发《关于支持山区26县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意见》,温州市内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在列,主要提出了支持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到2025年,每县至少打造1条单条产值10亿元以上的标志性农业全产业链

温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了要构建共同富裕机制,要做到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山区县跨越式发展。随着温州市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我市“三农”工作重心正式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进入了实现共同富裕富足的新阶段。温州山区众多,受限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部分地区依旧处于发展滞后阶段,乡村振兴之路还亟需长足发展。随着今年一号文件的发布,乡村振兴目标逐步明确,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是一大目标趋势。

本文将以温州地区为例,研究未来证券行业如何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促进现代化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振兴。帮扶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证券服务的一份力量。

二、温州乡村振兴现状及政策

温州市连续三年荣获了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此外,乐清市、瑞安市、文成县、平阳县、泰顺县也获得2021年度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县(市、区),其中,泰顺县连续四年获考核优秀。2021年温州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7.6亿元,同比增长3.8%,全省第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44元,同比增长10.5%;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7.9亿元,全省第2,总收入25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社全面消除;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减至1.94:1。

在浙江省山区26县中的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构成了温州西部山区,受地形和历史因素,发展较为迟滞。但在各方积极努力下,温州各县也在乡村振兴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泰顺作为一个纯山区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近年来泰顺县通过对标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全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统筹推进“五百五万”行动。2021年内,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3亿元,增速同比增长30.29%。高质量完成农村年家庭人均收入9000元以下现象清零,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89元,同比增长12%。在帮扶偏远区域农户上,泰顺实行了异地搬迁政策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将在全温州推行异地搬迁政策,到2025年,实现异地搬迁2万人。

文成县属于乡村型社会,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5%,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很难形成机械化集群效应。但文成县因地制宜,依靠本地山区农作物引进特色种植产业,成立茶叶、中蜂、糯米山药、高山稻米等产业联合体2021年,全县所有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5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63元,增长15.8%,位列全市第一。

 平阳县连续三年荣获省乡村振兴优胜县。2021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22.5%;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38.3%,经营性收入增量占比达81.1%。建设省级平阳黄汤南麂大黄鱼特色产业强镇除此之外,平阳着重发展数字乡村建设,融合科技应用,打造农业品牌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成为“普惠金融+智慧县域”全国标杆县域。

苍南现有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69个县内村发展差距大,通过消薄强村、联盟助富等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建设。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6%,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45.2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大力推行“强村带弱村、弱村齐抱团”模式,带动村集体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在不俗的成绩下,是重重挑战。温州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明显包括道路建设、水电力设施、农村风貌等,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农业产业基础薄弱,较少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区域特色品牌还有待发展。城乡发展依旧不平衡在经营收入、金融手段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金融手段利用率有待提升。

因此,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计划及目标中,温州市也提出了数个举措通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如百亿强村计划,推出“强村产业贷”,实行整村授信,在村集体经济层面壮大地方经济;加强了对资金互助组织的运行管理,鼓励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参与进来,享受金融管理体系的增值红利建立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扩大规上企业数量也鼓励扩大金融产品范围和创新开发包括创新增信和担保机制,为涉农贷款抵质押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创新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

三、证券行业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发展。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也要多方向齐头并进,但受限于三农为主体的金融需求数额小、周期短、分散化等特征,乡村的融资模式主要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在过去,受到乡村信用等级低、信贷“重资产”的特性和网点下沉不足等限制,城乡融资比例差距很大。但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以及普惠金融的推行,农村融资有了明显的改善。例如银行推行的普惠金融,增加涉农贷款余额,扩宽贴息贷款范围,创新多种担保模式等等。此外,去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各个金融机构都努力落实于服务下沉,构建了多层次农村服务体系,尤其是促进基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数字普惠金融转型,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通道”。将金融数字化与数字乡村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

温州金融体系也多为银行端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在银行端逐渐饱和的现下,利用证券公司充分发挥股权、债券、期货等金融市场功能,增加直接融资的利用程度,有效的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来源,加快突进乡村振兴进程。

1.证券行业助力农村振兴

在农村建设方面,对于现有的存量项目来说,证券公司能有效的进行盘活。包括保障房安置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旧城区风貌提升等项目,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包括乡村振兴企业债和乡村振兴公司债券,推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体系。温州地区内,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2021年成功发行温州首单企业信用乡村振兴债发行规模1亿元。对于城镇老城区改造项目,发行新型城镇化专项债,助力打造县城新型城镇化转型。例如,龙港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2021年发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债,发行规模10亿元。除了传统债券品种外,渔港经济区是温州十四五重点项目也可以尝试在蓝色债券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除专项债券市场外,上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可以通过发行相对应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拓展乡村融资渠道。受限于乡村地区企业主体信用较弱,债券发行难度较大。但资产证券化以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在此基础上进行债券发行。能较有效的盘活乡村优质存量资产。此外,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是发展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做大做强“瓯越鲜风”公用品牌也是温州乡村振兴政策的重要的一环。为发展规模经济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电商渠道等都是温州重点发展的项目。相对应的可以对产业园区建设、仓单收储、物流运输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进一步融资。


2021-2022.08乡村振兴债券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wind

2.证券行业助力农业振兴

乡村地区企业在直接融资方面普遍利用程度很低尤其在股权融资方面。我国已经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以及其他场外交易市场。证券公司能提供企业相应的上市支持和辅导,助温州贯彻落实凤凰行动计划。参照温州现有企业体量以及涉农企业的规模,可主要集中在北交所、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等门槛较低的中小板块。此外,在进入资本市场后,证券公司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更多的资本运作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比如对外非公开发行股票、配股、可转债、优先股等进一步从资本市场融资对内以股权激励模式的员工激励政策加强内部激励制度

如平阳县的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奶牛养殖、乳制品、烘焙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在上交所上市,募资总额达5.6亿元。作为农业企业,一鸣食品在上市后在平阳、泰顺多地投资建设牧场,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反哺到乡村当中来。

针对区域内规模较小的企业,证券公司也可通过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在产权结构、管理体系等方面健全规范,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外,证券公司可以有效发挥中介功能,做好资金端和资产端连接的桥梁,帮助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帮助地区引进项目一方面帮助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帮助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对接资本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来进行战略调整,实现规模经济。例如,文成政府引进了娃哈哈文成智能化饮料生产基地项目,落地于文成白鹭洲水经济产业园,总投资近5亿元,占地约120亩,是浙江省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项目之一。证券公司有着专业的投研团队、较为丰富的上市公司资源,能有效的发挥中介功能,助力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

此外,以较为强大的核心企业为主体的供应链资产证券化也可缓解农户和核心企业的资金压力。核心企业可以将在供应链条线上的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出让给保理公司,保理公司将受让的账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打包转让给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通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募集资金。在这种模式下,有效的解决了供应链上农户、小型涉农企业由于信用较差无法进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难题,也以核心企业信用为基准,提前将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资金回笼,解决账单期内资金流动性的问题。除应收/应付账款的抵质押,政府推出了大量涉农抵质押担保,对农机类实物的融资担保、对涉农贷款抵质押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等,可以通过担保主体对涉及实物的债权发行资产证券化的形式进行盘活。

在银行融资渠道,农业主体由于一般规模性较小、信用等级普遍偏低等问题,在融资市场往往处于劣势,商业银行往往将资金投向大中型企业,对于涉农企业和农户来说存在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困境,国务院多次强调要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金融债。

“三农”债是指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债券。如银行发放的助农贷款和整村授信类贷款,都可以通过证券公司发行三农金融债券,拓宽可贷资金来源,减少银行的资金负担。21年至22年8月,商业银行发行的三农金融债共10只,发行规模共175亿元。发行主体多为地方银行和农商行,浙江省内,金华成泰农商行也在21年、22年分别发行过。

2021-2022.08三农金融债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wind

于此类似的还有基金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用于设立或增资于基金。通过基金模式,对非上市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动产业发债。除帮助股权基金进行融资外,在基金的设立和运行过程中,证券公司也能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挖掘产业特色,协助设立产业基金。推动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产业发展。

3.证券行业助力农户振兴

长期以来农民储蓄意识比较强,农村地区有大量资金沉淀。随着乡村振兴农户收入得以提高,要进一步挖掘农民群体的金融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尤其是资产保值增值、健康养老等金融需求。此外通过搭建证券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农户的方式一方面引导互助组织完善管理细则,进行专业化金融管理,完善金融功能;另一方面能引入专业财富管理人才,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也能享受金融管理体系的增值红利。

除传统业务外,证券公司也能与金融行业进行多重组合,助力乡村振兴。例如面对保障粮食安全,可以通过期货+保险+农户的市场化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模式下,农户购买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通过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对冲部分保险赔付风险,再由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进行复制期权操作。以期货应对市场波动,以保险应对风险变化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障。截止至今,此类组合已经从种植行业延伸到养殖行业,尤其生猪养殖户受益良多;除传统大宗农产品外,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也在多地进行试点,如咖啡、高粱等。除了上述价格保险外,这种组合还能应用于销售保险,如期货+保险+销售订单。在现行模式下,还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践中逐步逐步扩大和完善适用范围和适用模式,加强对中小农户的风险保障效能发挥。

四、助力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目前,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市场体系并不完善, 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不够紧密,各类金融机构在区县乡镇入驻率并不高,网点铺设没有达到全覆盖,尤其泰顺、文成为例。还有,温州市各乡镇金融基层人才专业素养与市相关部门人才还存在较大差异,对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渠道不甚了解。再有,部分区县及国企融资平台主体较弱,无法打通各类标准化产品的相关融资渠道,无法为乡村振兴助力。最后,部分乡镇还未开发出区域特色,缺少特色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

第一、构建金融市场服务体系,支持各大金融机构入驻乡镇,扎根乡村。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风险可控的现代乡村金融市场体系,为乡村农户、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社等主体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市场体系包涵了信贷、保险、债权、股权等多个领域,涉及的金融机构包括各类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因此,要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使其发挥涉农业务经验丰富、金融市场服务全覆盖和资金供给链完善等优势。具体可采取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先逐步在全市各乡镇村设立金融服务站或者金融服务协调中心,通过各个服务站初步完成对各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完善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再带动各金融机构入驻并开设相关网点,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机构进乡村的“最后一小步”。只有良好的乡村金融市场体系才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第二、全面增强基层金融人才素质培养。在金融系统遴选50名业内专家成立金融讲师团,为金融人才培养工程提供师资保障,并为金融服务站的金融人才提供专题讲座、公开课网络学习课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资源,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站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支持市金融办联合入驻乡村金融机构,按季度定期举办金融合作创新交流活动,鼓励我市金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联合举办行业论坛、专题培训等各种形式人才交流活动,再加强与省内金融业的互联互通,促进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和发展。

第三、扩建融资平台,促进各类资产整合,并引入外部担保模式。加强区县级融资平台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部分区县经济总量小,财力弱,其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主体弱,国企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针对于融资平台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对具备一定量资产规模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国企融资平台公司,清偿其政府隐性债务,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实现市场化转型,其次对业务相近、功能相同、优势互补的一类企业,进行债权和债务重组,进行吸收合并。部分区县级国企平台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进行股权多元化合作。并且鼓励将部分弱势区县级国企融资平台控股权上划至市级平台,提升平台公司实力。再次引入外部担保模式,提高融资主体信用评级,不失为短期强化国企融资平台融资优势的方式之一。目前浙江省担保集团已经切实加大对山区26县在担保资源、担保政策等要素方面倾斜力度,积极谋划“一县一策”,助力做强“一县一业”。

第四、以产业龙头为抓手,重点帮扶特色企业。首先建立健全梯队式培育机制,分层开展针对性培育,坚持“一企一策”的分类指导,着力提升服务职能。其次,多部门联动,促进上市机制更加系统更加精准,推动普惠政策落地,降低企业上市融资成本。再次优化企业上市途径,金融服务站可以积极协金融机构帮助企业共同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助推企业轻装上市。最后强化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增强政策支持倾斜,例如支持苍南、洞头发展海洋渔业,支持平阳、泰顺提升旅游文化,支持乐清发展特色农业等等,打造特色产业链,并建立各类特色产业中小微企业相关资料数据库,为后续上市提供支持。事实上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为乡村振兴市场赋能,对证券公司而言,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结合帮扶当地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帮扶,以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抓手,积极扶持公司上市,并结合产业发展,其量身订做一系列相关金融服务方案。

(备注:图片有删减)